close

 

 

 

【2009/03/03 聯合晚報】

 

英國中央銀行本周將展開「印鈔票」救經濟的大膽行動,在經濟體系注入大量資本,以刺激經濟、防止通貨緊縮。英國泰晤士報報導,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5日開會時可望宣布「量化寬鬆」(quantitative easing)政策上路,這項是央行首次動用降息以外的救市工具。

媒體指出,量化寬鬆形同印鈔票,可把大量資金注入經濟體系,但並非印製實體鈔票,而是以電匯的方式,把錢匯入商業銀行,銀行帳面多出錢來,就能對客戶進行新放款。根據日前的報導,央行將在未來數個月「印」1500億英鎊鈔票,用來收購收購商業票據和公司債,對市場挹注龐大現金。

「金融時報」報導,預料貨幣委員會並將宣布進一步把利率由1%降至0.5%。面臨經濟衰退,貨幣政策委員會在過去五個月內把利率由5%連番調降到只剩下1%,並且挹注數十英鎊對銀行進行紓困。但根據央行最新的「通貨膨脹報告」,如果貨幣政策不進一步寬鬆,估計英國整體經濟今年會收縮3.7%。

由於利率不可能低於0,央行已無多餘籌碼,只得訴諸「印鈔票」的最後手段。貨幣委員會十分擔心超低利率對存款戶和銀行獲利的影響,但趨近於0的利率,有利於量化寬鬆政策。由於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將導致貨幣供應增加,推動英鎊幣值下降,因此可能令投資者不願持有英鎊。

 

 

 

-----

若對照現今台灣為挽救經濟發放消費卷來看,如果舉債只是惡化政府的財政,但是自己印

鈔票支付則是讓該國貨幣貶值。例如同樣的生產一斤米,在貨幣數量為10時,價格為1,

在貨幣數量為100時,價格為10。所以當政府自己印鈔票支付會讓人對於該國貨幣產生

貶值疑慮,(簡單來說就是讓單位貨幣的實質購買力下降)進而不願意持有,像是辛巴威

的貨幣貶值,就是該國貨幣被大量拋售,政府失去信用,當然當債券到期付不出也是一

樣,所以其實舉債跟印鈔票的差別在於舉債只要有償還能力,大家還是比較願意信任。

 

 

 

事實上  如果市場上溢注大量的貨幣供給,Excess supply會使貨幣的價格下降,也

就是說會造成市場上的通貨膨脹(inflation),在現今類似於1929~1934 keynesian

時代的大蕭條時期,刺激通膨能夠挽救目前蕭條的經濟。這也就是羅斯福 爐邊談話時

新建國內建設的理論依據,也同於馬團隊現今愛台12項建設的方案。

 

 

 

不過這樣的手法仍然有隱憂的存在性,那就是,停滯性通膨(stagflation)在這種情況

下會不會發生?通貨緊縮是因為需求減少,當你採用貨幣政策讓通貨膨脹時,需求如

果依然不振,不就變成了停滯性通膨?經濟學者應該不會認為只要印鈔票流通在市面

上的貨物就會增加吧。印鈔票只是讓貨幣的價值減少,並未讓需求增加,當然考慮預

期效果會有一點用,不過印鈔票支付消費券,消費者就增加消費了嗎?

 

 

 

最後 談到消費卷  其實還是要考慮消費者的定位是否為理性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

假設消費者在兩期模型之中(t期&t+1期) 皆理性的預知政府的舉債發卷在不久後

的將來會連本帶利的償還  應該將類似實物補貼性質的消費卷購買屬於自發性消費

的商品 (例如:原本日常生活中一定會消費的商品  像是米啊  衛生紙之類的...)

然後反手將原本應支出在這些商品上的3600  購買政府債券  獲得了(1+r)的報酬 

 

------

不過說歸說啦,即使april都明白這些經濟原理,還是在沒拿到之前就決定要把

所有的消費卷拿去購買奢侈品,再貼點現也沒關係。講好聽點是為了透過乘數效果

刺激經濟的榮景XDDDDD。

 

 

 

ps:我的興趣之一就是爬經濟版,經濟論戰比政治口水有趣很多,特別看到有見

解的大大們,真是獲益良多。今看到新置版規,真是笑倒了我,其實我一直認

為經濟系的都有自成一套挺的幽默,在某些假設其他條件不變下。

 

------------------

 

以下為新置版規:

    泛政治文及筆戰文處理辦法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 本版歡迎一切社會議題討論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 但若版友轉貼的新聞或是討論議題有泛政治化或筆戰之嫌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 請轉貼者在版主推文要求說明之後提出說明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 若未說明或理由不充分者, 則該文章刪除之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 若刻意累犯者, 水桶一定天數處分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 若討論過程出現筆戰或人身攻擊現象,則以相關版規論處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 初犯警告, 屢犯則水桶, 三次以上經警告再犯者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

 

    水桶至台灣經濟學家拿到諾貝爾經濟學獎為止!!!

 

 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ammido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